为了全面推动中国语言研究的积极发展,由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协办,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承办的“语言学研究手段现代化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2-13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会议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靳光瑾副所长主持,教育部语信司李宇明司长,王铁昆副司长,陈敏处长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就语言学研究方法和科研手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各种推动语言研究手段现代化的倡议和举措,也就语言学界与计算语言学界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交换了意见。为了实施有效沟通,这次会议还采用了较为独特的专家评论方式对每项主题进行点评,这些专家都是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兼备和经验丰富的学者,点评效果相当显著。本次会议讨论的主题包括:信息处理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哪些服务(评论专家:董振东、潘悟云);语言学研究需要的信息处理技术和资源(评论专家:黄昌宁、顾曰国);如何实现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评论专家:曹佑琦、张卫国);现有资源(语料库、电子辞典、软件等)介绍和演示(评论专家:陈群秀、江荻)。
李宇明司长在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阐述了本次会议的意义和作用。针对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他提出:我们不仅仅要考虑汉族,还要考虑少数民族。我们现在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整个中国是一个中华民族,而不仅仅是汉族。我们从小学校就开始教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家庭。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我们共同的文化 我们都有责任去保护她,去发展她。有各种资料说,中国大部分领土是由我们少数民族同胞给我们守护着,汉族所占的地方远远没有少数民族多。所以,这个固土守边的责任主要由少数民族承担了,他们为中国的安全做出很大贡献。
(…)今年关于少数民族的问题,中央连续开会,连续发文件,大家知道,现在国际上最热的就是关于语言多样性和语言平等的问题。中国在语言平等问题上,特别是民族语言信息化方面将仍然有很大的投入。所以我们在这个会议上呼吁:要尽力地支持少数民族语言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唯有少数民族语言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中国的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才能全面发展。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俞士汶教授作了会议总结发言,并提出了更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期望语言学者与计算语言学家在这个领域密切合作,共同创造中国自然语言处理的崭新局面。(周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