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在莫斯科、达累斯萨拉姆、德班,习近平主席都谈到了“命运共同体”,以世界眼光展示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并倡议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
11月1日至3日,在云南省佛教协会成立50周年之际,云南省佛教协会与大理崇圣寺联合举办“2013崇圣论坛”,“开拓信仰之路,打造命运共同体”成为了论坛的焦点。国内佛教研究领域知名学者、国内及来自斯里兰卡的教界人士、云南省宗教事务管理工作者,一起探讨了云南佛教在对东南亚、南亚佛教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以云南佛教作为构造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命运共同体的“黄金纽带”的新观点,讨论了开拓信仰之路,找到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对话窗口,以佛教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民间文化交流,建设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新思路。
云南佛教:独特的文化资源
在云南,汉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藏传佛教三大语系佛教俱全,因而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据2004年统计数据,云南省信仰佛教的人数超过250万人,佛教场所超过2200处,并设有云南佛学院这一佛学研究机构。
云南省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马开能认为,因云南与东南亚、南亚传统佛教国家毗邻的特殊地理位置,云南的佛教源远流长,加上三大语系俱全的特色,佛教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是连接东南亚、南亚诸国各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黄金桥梁和纽带。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刀述仁着重指出,云南三语系佛教俱全,不仅是中国独有,在全世界也是独有。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周边国家山水相连,佛教是增进中国和周边国家友好往来非常重要的渠道。在感情上,虽然我们属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体制,但由于信仰相同,只要说我们是佛陀的弟子,就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可以说,佛教在中国云南和周边国家确确实实是一个黄金纽带的关系”,刀述仁说。
大理崇圣寺崇化大和尚认为,从亚洲范围来说,信奉佛教的国家信徒众多,我们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就是佛教的慈悲与智慧。有了认同感才会形成凝聚力,因凝聚力才可能形成归宿感。在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中,很多有识之士谈到了在亚洲其他国家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中心,如孔子学院或道教中心,“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佛教文化在亚洲国家的文化认同感中远远胜过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
“2013崇圣论坛”举行之时,斯里兰卡共和国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发来贺电,也认同佛教在两国交流中的积极作用。贺电中说,“斯里兰卡和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友好交流,其中我们两国人民共同尊敬的法显大师,在1600年前赴斯里兰卡仰求佛法真谛……两国佛教界的密切往来,为增强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新的贡献。”
打造命运共同体的黄金纽带
“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不仅是政治概念、经济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建设命运共同体,做到与世界各国人民“心心相印”,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佛教作为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建设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如何把云南佛教打造成为建设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命运共同体的“黄金纽带”,与会者进行了热烈探讨。
“习总书记提出的‘命运共同体’,不但是指经济上的联系,在心灵上也要结成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说,“开拓信仰之路,通过佛教文化创造中国的凝聚力,建设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作贡献,应是云南佛教未来努力的方向。”
“我们应当及时付诸行动,所谓文化需要去‘化’,宗教需要去‘教’,国家冲突需要去‘解’,文化战略需要去‘行’”,大理崇圣寺崇化大和尚认为,有了文化认同,才能增进交流,巩固与周边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进而打造命运共同体的黄金纽带。
云南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杨全认为,应当充分利用云南佛教的有利条件和佛教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利用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江河同源、山脉同缘”,“地域亲缘、文化亲缘”的人文区位优势,促进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刀述仁说,佛教界有一句话:“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庄严国土就是为国家服务,利乐有情就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谋福利。要实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云南佛教就要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作出贡献。同时,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与邻为伴、与邻为善,云南佛教担负着历史的重任,可谓任重而道远。
刀述仁会长同时指出,云南佛教目前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社会处于大发展、大飞跃、大变革的时代,面对时代变化,云南佛教有些不知所措,没有很好地适应时代,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希望佛教界,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一些措施,尽快扭转云南佛教这种落后、被动的局面,让云南佛教真正担负起“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重任,担负起对外交往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