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我国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实际上沿着一个提供阅览、对部分读者外借、馆际互借、和一证多馆通用的道路发展着。随着每一次借书证的普及,人们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就向深入发展一步。而借书证上体现出的科技进步则可以有力地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
关键词:资源共享 借书证 图书馆史
借书证是连接读者和图书馆的桥梁。这张小小的卡片,实际上凝聚着我国人民权力发展深入的历程,也体现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好像很多事都能查出世界之最。说到图书馆的建立,有专家考证,似乎又是我们最早。据说藏书有4000多年历史,而有图书馆的时间不晚于公元前6世纪。周朝就有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盟府”,还查出老子为“柱下守藏史”,就是专门管理图书的官员。这样说我们的图书馆甚至比古埃及和古希腊还要早200年。史书上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汉书·艺文志》)当时政府机关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皇宫内又有“延阁、广内、秘书之府”,书的总藏量达33090卷,并制订藏书制度、开始编纂目录。有人认为这就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图书馆。
我国历史上的这些藏书机构建立得固然是早,其实它们作为藏书楼长期以来并不具备图书馆的阅览、外借功能。宫廷藏书,典籍只供皇上御览,或是皇上下旨,令秘阁官员编纂史书、书目,明清时期奉旨编纂《永乐大典》或《四库全书》时,钦点的相关大臣才能入楼阅览,后曾扩大到太学生,但要想借走是绝对不行的。其他的王公大臣也不能入内。史书上就有大臣向秘书阁员求情,希望能入内读书的记载。普通百姓就别提了。《晋书·皇甫谧传》、《南齐书·柳世隆传》都有他们向皇帝上表请求借书的记载,前者“帝送一车书与之”,后者“上给二千卷”。这都是皇帝对功臣的赏赐,并非图书馆意义上的外借。私人藏书楼也不外借,甚至明示子孙,将外借视为不孝。西汉人匡衡给大户人家白白做工,只为了能读其藏书。清嘉庆年间,宁波一才女为了能读“天一阁”的藏书,甘愿嫁与范氏子弟,不想范家有不准外姓人登阁的族规,可怜那女子,夙愿未遂,竟抑郁而死。这只是极端的例子,但纵观中国几千年灿烂的典籍文物,其中竟没有一张借书证,或借书券、借书票之类,这不是令人感慨吗?
当然也不是一点借书都没有,一般是采用抵押、或是用借书契约的方式来完成。而且大都是针对有背景的人。在那种封建专制体制下形成的私有观念大行其道的时候,图书馆无法建立。集大成的帝王思想,奉行愚民政策,将文化视为一己之私,最多是用那种封建等级制作为补充。这里只有主子和奴才,大人和小人,上司和卑职,那种在一般社会事物上反映人们文化平等的观念,几乎无人念及。
封建统治者当然也要顾及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清翰林院的藏书,就可供翰林士子们阅览抄录。清乾隆以江浙为“人文渊薮”之地,为方便当地士子“就近观摩誊录”,将三部《四库全书》分送于当时官方重要的藏书机构南三阁。为防止“地方有司,恐士子等翻阅污损,或至过份珍秘”,以致徒使三阁藏书束之高阁,乾隆帝重申“愿读中秘书者,许其呈明到阁抄阅”的规定。(《办理四库全书档案》)皇家藏书向社会公开,准许阅览,但要皇上御批。这已是很大进步了。但书还是不能外借,有清一朝,还是没有借书证。这里有专制思想的影响,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开放的程度。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是近代受西方图书馆思想影响建立起来的。清朝戊戌变法之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就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为富国强民奔走,呼吁早期图书馆的建立。我国第一个开放型的私人图书馆是古越藏书楼,创建者徐树兰的事迹可歌可泣。他出资兴建并维持全馆日常的运转,藏书楼向社会开放,开一代风气之先。该馆当时可提供阅览服务,但馆内书籍一般不能借出。以后江南相继开放的一些藏书楼,也是以阅览为主,有个别借阅的情况,则是采用签署“借约的形式”。这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梁鼎芬创办的丰湖书藏,他的《丰湖书藏四约》中规定了借书的日期、册数和对象。有趣的是,它规定“地方官长、各衙署幕友官亲、各学教授等官、监院不得借书”。以防其与民争利,借书不还。
查北平市立第一图书馆,由1912年设立的京师图书馆分馆和京师通俗图书馆合并而成,该馆规则也只是提供阅览服务。方法是在大门口领取阅览券,在室内换取书券,各项填好后,领取图书阅览,阅毕还书,领回阅览券,以凭出门。那时没有借书证,图书一般不外借,这和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人们的生活缺乏保障,人民群众社会地位低下有关。但向社会的人们开放,这已是从清廷维新到建立民国以来,社会的巨大进步。当然也有的图书馆向特殊人物借书,那是靠履行借书约的方式完成。后来一些学堂和机构的图书馆,可以借阅,但那是针对特定读者,即读者为本校师生、或本单位人员,也就是现在说的法定读者。从人们终于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借书的过程,可以看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也是人们对自身价值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1912年建立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在我国图书馆史上有重要地位,当年的馆长江瀚呈教育总长蔡元培审正的图书馆章程,第三条规定:观览图书,任人领取翻阅,惟不得污损剪裁及携出馆外。第十条规定:本馆图书概不借出。图书不能外借,也确和社会的发展程度有关。毕竟还是公益设施缺少经济实力,社会信用体系薄弱,人们的地位卑微,愿望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图书外借,其实还是建国后。人们成为国家的主人,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北京图书馆由此为毛泽东主席办理的第一张借书证,001号,成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特级文物。这真是一张有划时代意义的借书证。表明新中国加快了步入文明社会的进程。
当时办理借书证还是有一定限制的。学校、单位的图书馆只给本单位的人员办证,这样似乎便于控制。北图办证则有一定的职级、学历要求,还要单位的介绍信。这借书证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些人的需要。人们权利的保障确实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联系,另一方面,只有人们的文明程度增加了,才会自觉扫除那种封建专制意识,生长出较高级的维护自身权益的觉悟。
为了解决一个图书馆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了一阵馆际互借活动。有一种馆际互借证,只给单位办理。我还着实为读者跑了一阵子,其实这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方面它的效率有问题,另一方面它把个人应负的责任交给了单位,还是不能解决好以人为本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暴涨,再加上信息社会的发展,资源共享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再也不能容忍自己的权益受到漠视。对知识、信息获取的平等权利,正是构成现代人权理念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对信息占有的程度,已经是决定国家、民族、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资源共享虽然喊了很长时间,但现有图书馆条块分割、单位所有的体制,要实现共享难度很大。我们在维护本单位利益的时候都可能有1000条过硬的理由,但放在眼前中华民族腾飞的历史时刻,这些都应该能解决。有人估算,北京中关村地区是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最为密集的地区,如果能资源共享,对该地区的发展会有重大促进。然而谈何容易,一墙之隔,咫尺天涯。一个借书证就能进一个门。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不知有没有过去封建藏书楼的意识在作怪。
上个世纪90年代,以上海图书馆为龙头,率先实行了地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各区县和大学图书馆可以一卡借阅。随后北京地区以首图领军,也实行了区县图书馆的互借共享。现在中国社科院也在努力实现院内各所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每一次借书证上读者群的扩大和借阅范围的扩大,都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的权利受到尊重,都是更符合人性化的发展。拥有一张借书证,应该是现代人文明身份的象征。正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借书证,可以作为身份证明使用。
我们近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沿着一个提供阅览、对部分读者外借、馆际互借、和一证多馆通用的道路发展着。对读者身份的限制也正在改变。如古籍善本,即使已做成缩微胶片可以阅览,要想一睹苍颜,不是副局或正研就不行。只问身份,不论水平,只认等级,不管需求。非我族类,宁肯束之高阁的现象正在改变。这让人想起新近去世的美国人权运动之母罗萨·帕克斯当年令人折服的壮举。人应该生来平等。随着每一次借书证的普及,人们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就向深入发展一步。借书证,你记录着社会进步的足迹,真的有重要的收藏价值。
以前学校或单位的借书证,就是一张硬纸的卡片。借书时,管理员凭借书证上的号码,从图书馆的出纳台上找到读者的户头,即可将读者填写的借书条放入。馆际互借时,借书证是一个小本,登记互借的册数、时间,借书条则放在对方馆内。后来,社会上出来一股造假的歪风,假借书证虽还未见,但恐怕也难逃其劫。借书证形式也在更新,出现了带条形识别码的塑封卡片。一定程度解决了防伪问题。
现在的借书证正与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相联系,从一张纸片变成一张具有多种功能的磁卡。它和当今的电脑、网络技术结合,首先具有防伪识别功能,每一张卡甚至可以追溯到持卡者的身份证明。再者它还具有查询功能,可以用来查询馆内文献的情况。它当然还具有借还功能,如果超借,自动止付。它甚至还具有银行的支付功能,可以划卡消费。和社会的信用体系结合起来,如果借书不还,个人的信用等级降低,严重了,到银行存钱贷款都可能受到影响。正是借书卡上的这种科技进步,使人们多年来资源共享、一卡多借的愿望成为现实。科技进步可以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上的资源日益丰富。图书馆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11月1日,首家国际间联合建设的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已在浙江大学正式开通。由浙大和中科院牵头,国内16家重点高校参加了建设。数字化的文献日益丰富。现在是纸型文献和电子文献并行的时期,有朝一日,数字图书馆大行其道的时候,现在的借书证也有消失的可能。人们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借阅,只要输入网上图书馆的地址、密码,借阅就可以完成,人们在家就能饱览群书。借书证不过是一个网上的符号。那时候所有的人,都能满足愿望,可以随意借到自己想看的书。这个多少代图书馆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不息的壮丽理想就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及名家藏读叙传选》,袁咏秋,曾季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2
2、《中国藏书通史》(上下),傅璇琮,谢灼华,宁波出版社,2001、2
3、《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来新夏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
4、《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李瑞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
5、《图书馆与社会》,程亚男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10
6、《中国藏书文化》,桑良至著,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9
7、《趣谈中国藏书楼》,黄玉淑,于铁丘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8
8、《中国省市图书馆概况》(1919-1949),杨宝华,韩德昌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10
9、《中国图书馆百年纪事》(1840-2000),陈源蒸,张树华,毕世栋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5
10、《我国图书馆历史一瞥》,沈迪中,《图书馆学刊》1984、4
11、《试论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非公性的原因》,《河南图书馆季刊》1983、3